家乡万亩良田是我的牵挂 —— 记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特聘育种家、隐舍乡贤陈建伟
所属种类:公司要闻作者:广东金稻种业浏览:1718

他曾多次承担过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育成水稻品种80多个,曾以第一完成人申请水稻品种权5项;他还荣获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他,就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良种繁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特聘育种家、隐舍乡贤陈建伟。

陈建伟虽然年近六旬,荣誉等身,但他仍坚守一线,与水稻为伴,与田园为家,一心只为育好稻种,孜孜不倦奋斗前行。清晨五六点起床洗漱、吃早餐后,头戴斗笠、撸起裤管......“全副武装”后陈老师与他的团队便下地劳作了。

“这是最早种下的一批,米体细长,色泽透亮,口感不错”、“我带你去看看我种下的一小块白色、紫色水稻,很特别!”······陈老师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一一欣赏了他的杰作,仿佛种下的不是水稻,更像是他的孩子。   

    

在与陈建伟老师的交流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他对水稻事业的炽热之情。从考上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到坚定不移地走上水稻育种之路,并硕果累累,这和陈建伟的儿时经历息息相关。

风吹稻浪,物饶地沃,享有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名镇,国际重要湿地,“中国水鸟之乡”、广东省万亩良田美誉的海丰联安镇,就是陈建伟出生的地方。19609月,正是秋收的季节。陈建伟出生在一个工矿家庭,从小便随父亲穿梭于山区,并在莲花山小学开始了求学之路,印象中的家乡是青山白云,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1982年,他从当时的海丰第一学府彭湃中学考上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完成学业后便分配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参加工作。这一干便是三十年,期间他多次担任稻米新品种选育课题带头人,承担过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863”、国家“948”重大专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攻关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几十年的水稻育种历程,用陈建伟的话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扎根到土地里,与农民打交道。”




        三十几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陈建伟早已养成规律的作息,为的是与天抢时间。据他介绍,育种的关键在于选种,选择具有优良的性状父本和母本先进行杂交再进行自交,虽然也能得到优良的后代,但是后代具有多样性,因此要对后代进行多次的筛选和培育,过程繁琐复杂、周期长,一个品种最终能够达到高产、稳定、多抗性,必须边自交边选择57代,也就是说,在天时地利人和各条件优势下,一个成熟品种的育成至少历时十年。过程繁琐,周期长,决定了育种路的孤寂。多少同门师兄相继离开,也曾撩拨过陈建伟的心弦。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任凭岁月雕琢,陈建伟赤诚的育种初心却依然闪亮,就在年近花甲之际,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回顾生育他的这片水土,带着三十多年时光磨砺出的宝贵学识阅历与心系桑梓的赤诚之心,走上了隐舍乡情回乡帮扶路:引进水稻新品种进行筛选鉴定。

        收集了一批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去年7月份开始在海丰布点试验;组织了两场三个内容的水稻生产技术讲座,对技术骨干和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培训,提高他们科学种田的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业余时间多次深入田间实地解决生产上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损失;协助农业农村部“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项目”的立项、品种确定、实施等并担任技术顾问;协助市项目“2018年种业创新提升项目——优质稻良种示范基地建设”的设计和实施,参与“海丰万亩优质稻示范片”的建设。

        一粒稻种,在食物多样化的今天也许毫不起眼,可在陈建伟老师眼中却是梦想的结晶,并愿意为此几十年如一日地倾注心血汗水,致敬平凡而不简单的育种人!


Contact us
地址:广州市天河五山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内
电话:020-85266580 87571973 87596284
邮箱:office@goldenrice.cn
公司介绍
新闻中心
业务情况
产品体系
加入我们
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5 金稻种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063857号 技术支持:科典科技